联系电话
当前位置:>>趣味美术>>正文

如果这就是下水道,我愿意在里面呆一辈子。

来源:美术艺考 时间:2015-11-02 作者:美术高考培训
喜报

城市的建筑,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美学水平。西方从古希腊开始出现的建筑美学,到中世纪崇拜神学美学家的建筑之美,再到风靡达400年之久的哥特风格,直至1925年格罗皮乌斯设计了「包豪斯」风格的诞生,建筑之美,一直在西方美学之中不断变化。可在这些建筑发展的背后,它们的下水道都有哪些秘密呢?今天我们就走进法国和日本,看看在这些辉煌的建筑背后,还深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法国首都巴黎的下水道博物馆从外表看并不特别,就是一个普通的下水道井盖。但是掀开这个井盖进入地下,就仿佛进入了一个地下宫殿。巴黎下水道虽然修建于19世纪中期,但就是用现在的眼光看,这些高大、宽敞如隧道般的下水道实在是不同凡响。聪明的巴黎人就利用这些有着100多年历史的下水道建成了下水道博物馆。人们在这里游览,可以全面了解巴黎的地下排水系统。

1820年的巴黎下水道

1854年的巴黎下水道


1890年的巴黎下水道

然而真正对巴黎下水道设计和施工做出巨大贡献的却是厄热·贝尔格朗。1854年,奥斯曼让贝尔格朗具体负责施工。到1878年为止,贝尔格朗和他的工人们修建了600公里长的下水道。随后,下水道就开始不断延伸,直到现在长达2400公里。

1896年的游客坐船游览巴黎下水道

在19世纪就能够设计出这样复杂的地下下水道系统,那是一个超前于时代的创举,而这项巨大工程的设计师巴龙·奥斯曼当然功不可没。奥斯曼是在19世纪中期巴黎爆发大规模霍乱之后,设计了巴黎的地下排水系统。奥斯曼当时的设计理念是提高城市用水的分布,将脏水排出巴黎,而不再是按照人们以前的习惯将脏水排入塞纳河,然后再从塞纳河取得饮用水。

1930年的巴黎下水道

19世纪末的巴黎下水道

现代巴黎下水道系统

截止到1999年,巴黎便完成了对城市废水和雨水的100%完全处理,还塞纳河一个免受污染的水质。这个城市的下水道和她的地铁一样,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历程才有了今天的模样。除了正常的下水设施,这里还铺设了天然气管道和电缆。直至2004年,其古老的真空式邮政速递管道才真正退出历史舞台。

塞纳河阿尔玛桥畔

下水道博物馆位于塞纳河阿尔玛桥畔,这里没有显眼的建筑,只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售票亭,掏3.8欧元购票后即可从旁边狭窄的旋梯进入地下6米的深处,探究巴黎的“五脏六腑”。据介绍,每年来此参观的游客有近10万人。

古老的巴黎排水道

此外,多数人大概不知道,在巴黎,如果你不小心把钥匙或是贵重的戒指掉进了下水道,是完全可以根据地漏位置,把东西找回来的。下水道里也会标注街道和门牌号码。你所需要的,只是拨个电话,这项服务是免费的!完备的设施和人性化的设计背后,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和智慧。

据博物馆提供的数字,巴黎密如蛛网的下水道总长近2300公里,每年从污水中收回的固体垃圾有1.5万立方米,巴黎地区现有4座污水处理厂,日净化水能力为300多万立方米,净化后的水排入塞纳河,而每天冲洗巴黎街道和浇花浇草40万立方米的非饮用水均来自塞纳河。目前,这个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巴黎下水道仍然在市政排水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每天,超过1.5万立方米的城市污水都通过这条古老的下水道排出市区。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日本对下水道建设的投资是比较大的。早在1900年,日本就曾颁布《旧下水道法》,开始铺设排除生活污水的排水管。

1958年,日本又公布新的《下水道法》,并一直沿用至今。截止到2009年,日本的下水道普及率达72.7%,虽然在发达国家中这一数据并不突出,但日本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还是十分发达的。截止到2008年,日本东京都对下水道管线是按照降雨强度最高达到50毫米来设计的,但往往一些暴雨或台风天气的降雨量什至会超过100毫米。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虽然东京遇到不少这样的天气,但是还没有发生过洪涝灾害。



看完了下水道,我们在看看日本的井盖。

几乎在日本的每个城市,都能看到五颜六色的下水道井盖,上面印有动物、风景、历史故事或是城市特色,极富设计感。

据说日本目前有超过6000种的井盖设计,甚至建立了好几家井盖博物馆。还建立了一个半官方的「井盖协会」,由32个公司组成,专门负责保护及研究全日本的井盖。

根据井盖协会的资料,这些井盖由东京等大城市的工程师在19世纪50年代末设计,起初是为了防滑。在梅雨季节,摩托车、自行车在井盖上滑倒的事故屡有发生。工程师通过增加了一些凹凸图案设计改善井盖表面纹路,不仅防滑而且美观。

接着,这些工程师把这样的井盖带到了其他小城市和地区,所以至今在一些小城镇里还能看到写有「东京设计」或者「NAGOYA设计」的井盖。

但「在井盖上使用漂亮图案」这一传统始于19世纪80年代,由一个叫Yasutake Kameda的日本人开创。他是当时日本国家建筑事务所的一名建筑设计师。

在那时,日本的城市下水道系统和现在的中国情况类似,成本昂贵,却毫不显眼,为了让这项庞大的政府工程受到更广泛的民众关注和普及,Yasutake Kameda想到了「让井盖表面更加视觉化,更加吸引眼球」的主意。

因此,他鼓励各个城市、乡镇和农村自行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井盖设计。渐渐地,个性井盖在全日本流行起来。

日本井盖的图案设计还有一定讲究。虽没有明文规定,但一般来说不可采用真人图像。无论多么引以为傲的伟人,被踩在脚下恐怕有些失敬的意思。同理,虽然名胜古迹常被使用,但国宝级的神社或寺庙却很少出现。

随着这种井盖的逐渐普及,日本不断地进行改进并增加一些新的功能。井盖是城市的一大噪音源,因为井盖和路面贴合不紧,使得车辆压过井盖时会发出难听的噪音。

20世纪70年代,由于市民对噪音的抗议,制造商改进了井盖的造型,将原来的圆柱形该成了圆锥形,及将厚度方向的垂直面改成一定倾斜角度的斜面,这样增强了与路面的吻合度,成功解决了噪音问题。

不同形状的井盖用途也有区别。比如消防栓的井盖大多是方形,上面刻有消防队员的卡通图案。不同的花纹还有利于明确各行政主体的管辖范畴。市和区、町各级别政府管理的下水道,在井盖上分别采用市花、区花、町花,一旦需要维修,立刻就能识别责任主体。如果是私家用地的下水道,则会在井盖上标有「私」字,以示区别。

日本是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住宅区附近都设有「紧急避难场所」。有的避难所周围的井盖上,除了用箭头指示方向外,还涂上颜色,黄色箭头表示离避难所200米以内,红色则为100米以内。

今天,井盖已然发展成为日本的一种城市文化,还出现了很多的「井盖粉丝团」,他们成立自己的组织、网站、论坛,其狂热不亚于对动漫、流行音乐的追逐。图为收集有趣井盖集锦的书。

比如日本不少年轻人热衷于收集井盖图片,组织以井盖为主题路线的城市暴走计划,寻宝一般,找到一个拍一张照片,然后在网上分享。以上所有的照片正在来自网友分享。


天籁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