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当前位置:>>趣味美术>>正文

弘一法师的艺术成就有多高?

来源:美术艺考 时间:2015-12-03 作者:美术高考培训
喜报

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1880-1942),浙江平湖人,生于天津。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先生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思想家、革新家,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与虚云,太虚,印光并称民国四大高僧。同时也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

先生一生多才多艺,诗文、词曲、话剧、绘画、书法、篆刻无所不能,是谓全才。

一 绘画

先生是中国最早介绍西洋画知识的人,也是前列个聘用裸体模特教学的人。他是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最早创作者和倡导者。他广泛引进西方的美术派别和艺术思潮,编写出最早的中国人写的《西洋美术史》、《欧洲文学之概观》、《石膏模型用法》等著述,倡导成立了设有艺术运动和艺术探索的校友会,组织西洋画研究会。他在其学校当时的浙江一师美术课中不遗余力地介绍西方美术发展史和代表性画家,使中国美术家前列次全面系统地了解了世界美术大观。作为艺术教育家,他在浙江一师授课采用现代教育法,培养出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吴梦非等一批负有盛名的画家、音乐家。绘画上擅长木炭素描、油画、水彩画、中国画、广告、木刻等,是中国油画、广告画和木刻的先驱之一。

油画《自画像》画风细腻缜密,表情描写细致入微,类似清末融合中西的宫廷肖像画,有较高的写实能力。


油画《半裸女像》受其师黑田清辉影响,造型准确,色彩鲜明丰富,有些接近于印象主义,近看似不经意,远看晶莹明澈。


木炭素描《少女》

水彩画

国画


与丰子恺合作《护生画集》


二 书法

书法是先生毕生的爱好,青年时致力于临碑。少年时初学篆书,从津门名士唐敬严学习书法篆刻,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再写隶书,后入楷、行、草诸体,尤对六朝碑版精心揣摩,认真临写,形成他劲健厚重的书风。有人将他的书法风格演变分为三个阶段:初由碑学脱胎而来,体势较矮,肉较多;后肉渐减,气渐收,融入楷意;再后来字变修长,呈瘦硬清挺之态。其实,从大的审美风格来审视先生的书法,分为出家前和出家后两个阶段,即劲健与平淡两种格调,似乎更为恰当。出家前的书体秀丽、挺健而潇洒;出家后则渐变为超逸、淡冶,晚年之作,愈加谨严、明净、平易、安详。

他将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当时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

出家前

出家后


三 篆刻

先生的篆刻艺术,上追秦汉,近学皖派、浙派、西泠八家和吴熙载等,气息古厚,冲淡质朴,自辟蹊径。35岁入“西泠印社” ,还亲自发起成立了继“西泠印社”之后的又一个印学团体 — 乐石社,定期雅集,编印印社的作品集和史料汇编,这在近代篆刻史上占领风之先。“金石无今古,艺事随时新。如如实相印,法法显其真。” 这就是先生的印艺观念。品读他的篆刻作品,风流潇洒而不失拙朴之气,不仅可以欣赏到大师摹古烁今、极于无相的艺术襟怀,还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的人生抱负、生活追求、读书情趣和治学精神。


四 音乐

先生为我国近现代音乐作出了许多卓越贡献,一些贡献和成就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具有开创意义。

1906年,先生独自在日本创办了《音乐小杂志》,在日本印成后,寄回国内发行。这本杂志虽然只发行了一期,却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前列本音乐杂志。这本杂志包括图画、插图、乐史、乐典等栏目,除乐典、三首词作、部分插图的作者是日本人外,其他内容(包括封面设计和水彩画)均出自先生一人之手,署名“息霜”。他在杂志的“序言”中写道:“盖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效用之力,宁有极欤!”他论述了自然界各种音响给人的不同共鸣和感受,并认为将自然界的音响加工成“音乐”,就能发挥巨大的社会功能。这篇序文也体现了先生的音乐启蒙教育思想和音乐观。

先生还根据日本石原小三郎的《西洋音乐史》中的资料,编写了介绍音乐大师贝多芬的文章《乐圣比独芬传》,并用炭笔精心绘制了“乐圣比独芬像”。先生不但是前列位向国人介绍贝多芬的中国人,也是尊称贝多芬为“乐圣”的前列人。先生在《昨非录》一文中,还对音乐简谱和五线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十年前日本之唱歌集,或有用1234之简谱者。今则自幼稚园唱歌起,皆用五线音谱。吾国近出之歌唱集与各学校音乐教授,大半用简谱,似未合宜。”

先生是我国近现代的启蒙音乐家和乐歌作家。我国近现代音乐起源于大多用外国曲谱填词的“学堂乐歌”,先生就是“学堂乐歌”的重要作者。先生填词和选曲配词的音乐作品有近百首,确切数目已无从考证。丰子恺和裘梦痕合编的《中文名歌五十曲》中收录的大多是先生1912年至1918年所作的乐歌。歌集一经出版,就被各地学校选作教材,连续再版十次,成为中国近现代传播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的教学歌曲集之一。丰子恺在这本歌曲集的《序言》中指出:“李先生有深大的心灵,又兼备文才与乐才,因而当时能兼作词曲者,只有李先生一人。”文中虽然难免对恩师的溢美,但也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先生在乐歌创作中的地位。

先生歌曲中流传最广、影响最为久远的一首乐歌是《送别》。这首歌曲还被电影《早春二月》和《城南旧事》分别选作插曲和主题歌,广泛传播,至今仍久唱不衰。

附:送别歌词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五 话剧

先生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先驱、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他是中国前列个话剧团体“春柳社”的主要成员。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春节演出的那扯《茶花女》,是国人上演的前列部话剧,先生在剧中扮演女主角玛格丽特。后来,他还曾主演《黑奴吁天录》和独幕剧《生相怜》、《画家与其妹》。先生的戏剧活动虽如星光一闪,却照亮了中国话剧发展的道路,开启了中国话剧的帷幕。特别是在话剧的布景设计、化妆、服装、道具、灯光等许多艺术方面,更是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启蒙作用。 下图为先生扮演的玛格丽特


六 诗文

早 秋

十里明湖一叶舟,城南烟月水西楼,几许秋容娇欲流,隔著垂杨柳。

远山明净眉尖瘦,闲云飘忽罗纹绉,天末凉风送早秋,秋花点点头。

春 游

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

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悲 秋

西风乍起黄叶飘,日夕疏林杪。花事匆匆,梦影迢迢,零落凭谁吊。镜

里朱颜,愁边白发,光阴催人老。纵有千金,纵有千金,千金难买年少。

满江红

皎皎昆仑,山顶月,有人长啸。看囊底,宝刀如雪,恩仇多少。双手裂开鼹鼠胆,寸心铸出民权脑。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

荆轲墓,咸阳道;聂政死,尸骸暴。尽大江东去,余情还绕。魂魄化成精卫鸟,血花溅作红心草。看从今一担好山河,英雄造。

西江月·宿塘沽旅馆

残漏惊人梦里,孤灯对影成双。前尘渺渺几思量,只道人归是谎。

谁说春宵苦短,算来竟比年长。海风吹起夜潮狂,怎把新愁吹涨?

赠语心楼主人二首

天末斜阳淡不红,虾蟆陵下几秋风?将军已死圆圆老,都在书生倦眼中。

道左朱门谁痛哭,庭前枯木已成围。只今憔悴江南日,不似当年金缕衣。

《金缕曲将之日本,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

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枝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娑婆世界有瘦。行矣临流重太息,说相思,刻骨双红豆。愁黯黯,浓于酒。

漛情不断淞波溜。恨年来絮飘萍泊,遮难回首。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听画底苍龙狂吼!长夜凄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孤负!

另 弘一法师绝笔和杭州虎跑弘一法师纪念馆留影


天籁荣誉